2025-10-08 08:45 点击次数:193
寻找党中央
1936年底,杨靖宇派出自己抗联第一军的第三师主力西征,最大的任务就是突入关内寻找党中央。
我们看抗联史,可以看到他们始终在不断地做一件事,那就是寻找党中央,与党中央恢复联系。杨靖宇此番率部西征、赵尚志亲自去苏联、周保中派参谋长去上海和北京,大家都在不停的寻找。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后,党中央与东北党组织就彻底失去了联系,改由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接手东北党组织的指导工作。
这一段时间里,抗联实际上是受驻共产国际的王明、康生指挥。抗联内部很多的混乱都是他们搞出来,比如,他们撤销了中共满洲省委,导致抗联各部长期处于分割状态,各自为战。包括今天要说的赵尚志第三军内的纷争,也是源自王明。
1937年冬,王明等回延安,抗联与党组织的联系彻底中断了。失去了党的统一领导,抗联各部像断了线的风筝。
这一次西征,杨靖宇浩浩荡荡400人的骑兵队伍驰骋在辽宁法库县西北荒郊,最终只有100余人突围而出,西征功败垂成。
抗联的巅峰
这是东北抗联数次西征中最接近成功的一次。
此时正是抗联的鼎盛时期:
· 南满有杨靖宇的第一路军;
· 吉东有周保中的第二路军;
· 北满有赵尚志的第三路军。
三足鼎立,抗日烽火燃遍白山黑水。
在抗联的11个军中,9名军长是共产党员。这9名党员中,最后只有周保中、李延禄两人看到了抗战的胜利,其余全部战死沙场。
抗联的叛徒
另外两个军长,李华堂是东北军旧部,谢文东是地主武装,在1939年抗联进入艰难逆境之时,两人都叛变投敌了。
两个抗联军长当了汉奸,给抗联军史留下了耻辱的一笔。
然而,何止是军长叛变,抗联出现的叛徒之多、造成的后果之严重,是革命队伍中罕见的。
杨靖宇和赵尚志的牺牲都与叛徒直接相关,两位英雄都是牺牲于汉奸之手的。
1
北满赵尚志第三军内部的不同意见
周保中的信
1937年1月1日,周保中代表第五军第二师党委及道南特委撰写了给赵尚志等人的信件,即《给第三军军长赵尚志及北满党组织信——北满党及三军路线之分歧及对中央代表团的意见》。
这封信大家可以在大模型里查到,这里不摘录了。主要是赵尚志、冯仲云、朱新阳三人,对六三指示信、吉特补充信、中共代表团信等一系列指示所带来的混乱的纷争。周保中做了劝和,同时也表达了对王明等人的不满。
冯仲云,江苏人,毕业于清华大学数学系。张作霖在北京杀害李大钊时,冯仲云却毅然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著名的一二六指示,就是时任满洲省委秘书长的冯仲云前来传达的。
1937年,冯仲云年仅29岁,赵尚志也是29岁,而周保中已经一晃35岁了。
1937年1月中旬,周保中亲自出马,同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联络员于化南到方正,与中共北满临时省委和抗联第三军领导机关联系工作。
1937年2月13日,周保中委托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联络员、吉东省委负责人于化南向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转交两封信。信中对中共驻国际代表团负责人王明在组织领导上的严重缺点,表示了不同意见。
1937年3月31日,北满临时省委给周保中去信:周保中同志北来后,在联军关系的周旋上,在联军会议场上,在党内斗争中表现着布尔什维克党的诚恳与真挚是正确的。
1937年4月9日,北满临时省委书记冯仲云来信提出,北满省委愿进一步与吉东省委同志讨论和解决各种问题。
1937年4月30日,周保中再次对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脱离实际的遥控领导提出批评意见。
1937年5月下旬,冯仲云、张寿篯(即李兆麟)过松花江,到达吉东,周保中与冯仲云、张寿篯二人连续三天谈至深夜,冯、张要求周保中去北满协助解决北满党委内部的纠纷问题。
1937年6月3日至5日,北满联军总政治部主任张寿篯来见,继续商谈。最后商定:6月中旬,与九军军部会合,然后共同去参加北满临时省委第一次执委会议。
1937年6月中旬,周保中看到了1937年4月15日在《救国日报》、《解放日报》刊登的《党中央给全党同志书》,除立即组织吉东省委学习外,还派人送了一份给北满省委。
1937年6月24日,周保中与张寿篯一起前往北满临时省委赴会。6月底至7月初,北满临时省委扩大会议在汤原召开。
周保中在会上引用了列宁的《进一步退二步》,为解决党内分歧作了大量工作。周保中还答应张寿篯提出的派五军干部到祁致中独立师任职的要求。
1937年8月下旬,北满抗日联军总司令部在给吉东省委和抗联五军的信中,赞扬周保中:解决一切复杂问题时,坚定地把握了统一战线的基本策略。
松花江下游的抗联联军
1937年1月21日,集中在松花江下游两岸活动的抗联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一军各部,有被日寇聚而歼之的危险。周保中提出了主力部队西移问题。
1937年2月下旬,周保中主持召开由抗联二、三、四、五、八、九军各一部军事将领参加的联军会议。为阻挠日寇在依兰、方正、勃利、宝清地区实行归屯并户、坚壁清野,打击歼灭敌人,决定采取联合作战,制定了军事行动计划。
周保中出任总指挥。
会后,周保中率领五军各部游击队,先后集结在牡丹江地区。
道北特委改组为吉东省委
1937年3月14日,在四道河子召开的改组道北特委为吉东省委的会议上,周保中、于化南、刘曙华、王光宇当选为省委执行委员,原道北特委书记宋一夫为省委书记。
宋一夫,1938年叛变。
1937年3月19日夜,周保中指挥抗日联军进攻依兰县城,战绩登载于巴黎的《救国时报》上。
1937年4月中旬,四道河子,周保中主持吉东省委军事会议,重新布置军事行动计划:
1、五军第一师和五军军部以牡丹江中游两岸为临时后方根据地,以勃利、方正为中心,进出于中东铁路沿线,配合二军派遣队向宁安移动,开展旧绥宁区游击活动。
2、五军以二师四、五团为主力继续开展依兰、富锦、宝清、同江地区的游击活动,打通与四、七军的关系,并在富锦、宝清、依东分别建立后方根据地。
3、留在垅山后方的留守处主任、五军五团团长关庆福,负责保持与三军、六军、独立师和地方党组织、群众的联系。
1937年7月19日,周保中参加吉东省委在双鸭山召开的会议。
1937年8月25日,周保中以东北抗日救国总会名义,发布《关于抗日救国宣战运动紧急通知》。
1937年8月31日,采取诱敌深入战术,将桦南孟家岗日军黑石部700余名诱至五道岗,五军三师八、九两团,从南北山头截击日寇,激战一天,击毙日寇370余人,击伤日军50余人,打死马200匹左右。日寇遗弃枪支220支,轻机枪10余挺,残敌逃往太平镇。
2
东北抗日联军第二路军
1937年9月初,周保中派季青筹建下江教导队,培养大批军事干部,以满足迅猛发展的抗日联军的需要。
1937年9月29日,周保中在四道河子主持召开吉东省委工作会议。会议决定,成立东北抗日联军第二路军筹备委员会。
抗联第二路军,以周保中的五军为骨干,以四、五军为基础,联合八军、十军、姚振山的东北义勇军和王荫武的救世军而组成。
1937年10月,东北抗日联军第二路军成立,周保中任总指挥兼政治委员,辖抗联第四、五、七、八、十、救世军,共6个军,主要游击区包括乌苏里江左岸,沿牡丹江和松花江流域20余县。
抗联第二路军,与杨靖宇为首的南满和以赵尚志为首的北满抗日联军形成了互为依托的品字之势。
打破日寇围攻的措施
1937年11月初,周保中由饶河重返宝清五军后方,检查五军所属下江部队工作,主持召开干部会议。
会上对形势作了分析后指出,为打破日寇的围攻,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大量储备给养和军需物资,准备利用老弱病残人员,实行部分自给屯,以防敌人的封锁。
2、利用冬季,将新参加抗联有鸦片烟瘾的送后方戒烟。
3、选拔青年优秀干部战士,送联军教导队进行训练,以提高军政素质。
4、准备1938年西征,补充调整干部队伍。
下江特委和七军党委改组
1937年11月30日,周保中由宝清重返饶河,以吉东省委代表身份,主持召开了下江特委扩大会议,做《目前政治形势报告》,并主持下江特委和七军党委改组,崔石泉为七军党委书记。
会议决定,下江特委和抗联七军受吉东省委领导。
会议决定,调五军干部王效明任七军政治部主任,调五军干部王汝起任七军一师师长。
1937年末,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派驻满洲代表吴平撤离东北,抗联二路军、南满地区抗联部队与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失去了联系。
3
1938年,党在哪里?
1938年,周保中36岁。
去海参崴寻找党组织
1938年1月6日,周保中给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驻海参崴联络站写信,询问与代表团如何联系。
1938年1月16日,因海参崴联络站无回音,遂在乔书贯等三位随员陪同下起程,穿过宝清的林海雪原,经二人班,从乌苏里江过界到苏联的比金,寻找留海参崴的中共代表团联络员斯达干诺夫。
斯达干诺夫,当然这也是化名。
1938年2月1日,在苏联比金,周保中再次给中共驻国际代表团海参崴联络站写信,要求联络站将给代表团写的信转去。
不久,接到回信,得知由于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中共代表团已从1937年秋停止领导东北党组织,今后东北党组织由中央政治局直接领导。
于是,周保中又函问联系的具体办法,但未获答复。
然后,周保中要求赴机关面谈,也被拒绝了。
最后,不得已,周保中只得写了一份书面报告,委托联络站转给中央。
1938年2月14日深夜,周保中冒雪从比金返回了国内,到达饶河小西山,在这里受到了七军政治部主任郑鲁岩的接见。
不幸的赵尚志
与周保中从苏联顺利返回相比,赵尚志就不幸多了。赵尚志的苏联一行,甚至毁掉了个人的革命前途和命运。
1937年底,抗联第三军军长赵尚志带领6名警卫员进入苏联境内。一方面是想通过苏联与党中央接上联系,另一方面则为了争取苏联对东北抗日的援助。
赵尚志曾是黄埔军校的学生,而当时苏联的远东军区司令布留赫尔元帅曾在黄埔军校授过课。
有这段师生之谊,赵尚志本来满怀希望能够得到布留赫尔的支援,没承想,他刚一入境就被缴械扣押,没有任何理由地被关押了一年多。
4
抗联的战斗
1938年3月1日,回到国内的周保中,主持召开七军独立师积极分子会议,六军部分人员参加。3月11日,周保中参加七军后方积极分子会,作政治报告。
五军三师八团一连12名烈士
1938年3月18日,抗联五军三师八团一连12名指战员,被日伪军骑兵部队400多人包围,经一天激烈战斗,毙敌100多名,战马90多匹,杀伤日伪军80名。
最后12名勇士全部壮烈牺牲。
周保中为此写了一首诗:
蓝棒山顶云雾垂,宝石河道雪花飞。
寇贼凶焰犹未尽,十二烈士陷重围。
神枪纵横扫射处,倭奴伪狗血肉堆。
竟日鏖战惊天地,胆壮气豪动神鬼。
不惜捐躯为革命,但愿失土早归回。
他年民族全解放,指点沙场吊忠魂。
密营
针对日寇对下江一带游击队实行重兵包围、大讨伐聚而歼之的计划,周保中命令各军寻找解决给养的出路,建立密营,做好游击队的后方基地,准备迎接新的考验。
密营,抗联的补给生命线,是抗联在深山老林的秘密宿营地,储存有粮食、布匹、枪械、药品等赖以生存的物资。
杨靖宇最后为什么牺牲?跟叛徒师长程斌将杨靖宇苦苦经营的70多个密营破坏殆尽有着直接关系。
程斌是整个东北抗联中最令人切齿仇恨的叛徒。他对杨靖宇本人和抗联第一路军都造成了致命的伤害。
1938年初,程斌率部投敌,随程斌投敌的一师人员总计115人,让抗联第一路军主力元气大伤,随后他们又成了围追杨靖宇最卖力的汉奸走狗。
让我们永远唾骂这些倭奴伪狗!!!
周保中试图营救赵尚志
1938年3月下旬,周保中获悉了抗联三军、六军、十一军军长赵尚志、戴洪斌、祁致中等北满抗日将领,被苏军远东司令部无理扣压的消息。
周保中焦虑万分,给苏方写信寻问三个军长的下落,要求苏方帮助寻找、放人。
但,无济于事。
第二路军的西征
1938年5月1日,周保中召开抗联第二路军高级干部会议,反复研究,制定了西征计划。
会议决定:
· 柴世荣、李延平、王光宇率五军一、二师和四师主力会合;
· 陈翰章的二军五师先南进后西征,首先在宁安、东安地区恢复老游击区。然后分兵西进五常、舒兰、榆树地区,经吉敦线与抗联第一路军取得联系;
· 周保中亲率抗联第二路军总部,留守宝清,掩护西征部队突围。
1938年7月初,西征部队攻克三道通,越过老爷岭深山密林,突然袭击苇河县的楼山镇,俘敌中队长以下140余名,获大批武器,弹药军需。
1938年8月,形势逆转,西征部队进入五常后,部队受到严重损失。
1938年11月,五军军长柴世荣偕一师师长关书范前来向周保中汇报西征情况:
由于改变了原定西征路线,兵力过于集中,给养供给不足,行动迟缓,又由于叛徒泄密等原因,西征部队在西出一面坡,攻下委山镇后,则遭到强大敌人袭击。
又因吉东省委书记宋一夫叛变的影响,所部溃散。而四军及五军第二师冲出包围后,坚持向五常挺进,终于在冲河一带和第十军会师。
派秘书赵伯华赴汉口寻找党中央,给党中央写一封长信,汇报了整个东北抗日战场敌我双方情况,并附有珍贵的照片资料;
还以东北抗日联军二路军总指挥的名义给李杜将军一封信;
又以整个东北抗日联军师长以上的衔名暨全体将士的名义致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和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兼海陆空军总司令蒋介石、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总司令朱德等一封公开信。
还把一份向全国抗日将领,全国各报馆,全国同胞的通电,一并交给赵伯华带去。
但是,因赵伯华叛逃,上述文电均未送到。
关书范,五军一师师长,也将被周保中处决了。
长远安排
会后,周保中又做了一件很有长远意义的安排。
他主持召开各军政治部主任会议,要求各军选拔一批经久考验的、有战斗经验的老游击队员离开部队,转入地下和地下党取得联系,做长期潜伏。
形势紧迫,保留火种。
停止发展谢文东入党
1938年6月2日,周保中与八军政治部主任刘曙华就党在八军中的作用、干部与群众基础、游击活动、停止发展谢文东入党等问题进行讨论。
前文已述,谢文东是地主武装出身,1939年叛变了抗联。可见,还在1938年年中,周保中就看出了谢文东的不可靠不忠诚。
下江三人团
周保中一直在安排人事,他指示成立四、五、七军下江临时党团组织,但当时未能成立,只成立了下江三人团。
下江三人团,书记季青,委员王效明、鲍林。
1938年6月13日,周保中收到六军一师政治部主任徐海光送来的张寿篯自绥滨发来的信件,主要介绍了北满党常委第九次会议情况,并询问对建立抗联第三路军问题的意见和要求。周保中回信谈了有关问题。
抗联八位女战士投江殉国
1938年10月19日,抗联第五军一师部队到达乌斯浑河边,因河水暴涨无法渡河,便在河边宿营。妇女团的冷云等八名女战士露营的位置与大部队有一定距离,夜晚的篝火被日伪特务发现。
1938年10月20日拂晓,八名女战士为掩护大部队转移,主动从背后开枪吸引敌人火力,大部队趁机突出重围,但她们却陷入敌人包围。
面对日伪军的诱降,她们誓死不屈,毁掉枪支,挽臂踏入乌斯浑河,集体沉江,壮烈殉国。
八位女战士分别是:指导员冷云,班长胡秀芝、杨贵珍,战士郭桂琴、黄桂清、王惠民、李凤善和被服厂厂长安顺福。
年龄最大的冷云和安顺福23岁,最小的王惠民刚满13岁。
周保中在日记中写下了八位女烈士的生平。
成为吉东省委书记
1938年10月,吉东省委书记宋一夫叛变,周保中主持吉东省委扩大会议,当选为吉东省委执行委员会主席,负责吉东地区党、政、军领导。
这时,日军散发传单《用一两黄金换周保中一两肉》。
1939年3月中旬,周保中任吉东省委书记。
周保中的任务越来越重,他不仅要带领抗联二路军走出1938年西征五常失败的阴影,还要面对更加艰难困苦的1939年。
事实上,自1938年下半年,抗联就陷入了极端艰难困苦的时期,各军都蒙受了巨大损失。
1939年该如何度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上一篇:尾盘操作思路:A股全线上涨!追涨还是撤退?直接告诉你!
下一篇:没有了